激光电视是一个好产品,而且是很多科学家悉心研究了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下诞生的产品。这样的产品自然能够走向“普及”。尤其是近年来产品技术的推陈出新,更是加速了市场发展。
一方面,激光显示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激光荧光色轮技术已经推出第三代、关键的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也已经进化了好几代,且这些技术还在持续演进之中。同时,从核心光阀DMD/lcd/lcOS等芯片角度看,也已经从早期的2K为主导,逐步进入4K时代。在光学配件上,新兴反射式技术,材料与工艺不断发展、光学抗光屏也在推陈出新。所以,激光电视的效果是越来越好的。
另一方面,激光电视产品也在经历着由:1。技术不断成熟、2。规模不断扩大、3。竞争不断激烈化等三个因素推动的价格下降。三年来,即便在技术进步、性能提升的背景下,激光电视均价也已经下降了50%左右。业内的研究数据表明,未来在规模达到每年百万台的背景下,激光电视成本可以下降到万元以下。那时,产品价格完全能满足最一般家庭的采购需求。
当然,谈论激光电视的普及,并不是说激光电视会代替其他所有电视技术产品:事实上,激光电视的优势集中在100英寸以上大屏幕上,或者是说,激光电视的普及是“大尺寸需求市场的极大满足”,而非“人人都有激光电视”。
从细分人群看,这个100英寸市场,在家用领域主要包括:1。成功人士的大HOSUe(需求点:大画面);2。农村自建房+巨幕迷的大HOSUE(需求点:最经济+大画面);3。电影迷们特殊装修结构制造出来的“私家影院”(大画面+电影观感);4。户外“驴友”的野战电视需求(大画面+易于便携);5。喜欢大屏幕的中老年消费者(包括视力不足的电视观众)(大画面的可观赏性+健康卖点);6。赶时髦的青年“租房一族”(大画面+便携性)。
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到,激光电视获得普及的价值点主要是:大画面——激光电视本身就定位在100英寸及其以上市场;经济性——从总价格看万元,或者数万元的价位是满足一定普及度需求的,是同尺寸液晶或者OLED电视成本的十分之一以下;电影观感——激光电视采用和数字电影放映机一样的成像原理,画面更舒适、健康;便携性——在产品体积和重量上,是同尺寸液晶与OLED电视五分之一、甚至十分之一;健康性——反射式成像技术具有画质柔和舒适的特点;观看距离优势——其观看所需距离比较其他显示技术最短,导致其对小户型大画面要求的满足度最高。
正是这些产品特点,决定了激光电视“普及不是梦”。当然,对于今天的消费者,激光电视尚未完全成为大宗市场产品。所以,小编想说:今天买激光电视是时髦,明天买是实用——怎样的消费选择,取决于您的消费习惯。